读书之我见

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秘书长 李庆辉(2024.04.27)

  每年“世界读书日”前后,“阅读”这个话题就会被“适时”地频繁提及,成为一段时间的一个热门话题,图书销量也会较之前大幅提高。但在已近不惑之年的我看来,读书不应该成为一种被提醒和标榜的符号,不应该沦为时髦一时的追捧,而应该是脱离功利化的、自觉的习惯。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,写一写我的读书感悟,与青年学子共勉。
  青年人的现实生活似乎处于两种极端状态中。一些青年人不堪压力,畏惧挑战,干脆“躺平”,观照近几年的网络热门词汇,如“摆烂”“内卷”“丧”“润”等,频频成为年轻人挂在嘴边的口头语,折射出年轻人对未来持悲观态度。还有一些年轻人深陷“太着急”的生活怪圈中,他们脸上写满了焦虑,眼神充满倦怠、无奈和疲惫,心中写满了对前方的迷茫。他们行色匆匆地与时间赛跑,过着一种“超快节奏”脱轨生活,认为一旦选择慢下来,输掉的不仅仅是现在,还有整个未来。这两种状态或多或少反映着当今社会风气的浮躁,以及在追求快节奏的刺激下,急功近利的整体心态。受此影响,我经常遇到一些年轻的大学生,大把挥霍着宝贵的青春时光,不愿“惜取少年时”,他们宁肯通宵彻夜喝酒、游戏、追剧,也不愿多拿出一点时间读书,问其原因,答曰“读书太累”。他们宁肯花几千元去观看一场通俗演唱会,度过几个小时的狂欢,甚至节衣缩食买一两件奢侈品以供炫耀,也不愿花几十元买本书充实头脑,因为太多人“买了也不看,浪费”。
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,甚至大学生,不愿意读书?我认为,很大程度上,他们没有找到读书的意义。
  那么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呢?
  我听过一句较为通俗且颇为流行的回答:“读书的意义,是使人较虚心,较通达,不固陋,不偏执。”这是讲读书对人格修养的塑造和提升。培根在《论读书》中也谈到了读书对人性情才气的滋养,他谈到,“读书足以怡情,足以博才,足以长才”,“读书可补天然之不足”,又探讨了各科目书籍对个体“头脑缺陷”的疗愈——“读史使人明智,读诗使人灵秀,数学使人周密,科学使人深刻,伦理学使人庄重,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:凡有所学,皆成性格。人之才智但有滞碍,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”等。由此可见,读书公认最大的益处在于可以开悟智慧、解答疑惑,增长我们的知识远见,甚至改变认识世界、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,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明确、坚定。
  所谓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这需要一个人长年累月的潜心积淀,方可内化融入一个人的风骨气血;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,也需建立在多读书、勤思考、常练习的前提下,打腹稿当然也算一种练习。快节奏的生活,更需要精神独立,而不是人云亦云、随波逐流,更需要沉心静气、厚积薄发。读书,是任何时代都不过时的一种最好的沉淀方式,读书可以为我们的思想引来“源头活水”,可以引领我们最终打败生活的庸俗和浅薄。
  随着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发展普及,也一度让从事文字工作的我有了被替代的担忧,尤其是ChatGPT的出现,可谓之为2023年的开年王炸。恐慌、自我怀疑与否定,像一朵乌云笼罩在我的上空,让我郁郁不乐。直到我开始一部有关数字经济和工作互联网的书籍的创作,在我阅读大量书籍,开始尝试运用AI进行资料分析和文章编辑时,赫然发现:AI并不是万能的。之后的创作,我更加深刻意识到,由阅读所带来的想象力、创新力及“无中生有”的创造力,这是任何智能软件都将无法替代的。因为短时间内,我们的技术还模仿不了人类的“感性”、“想象”等能力。而创作虽不乏理性逻辑,还很大程度依赖人类的感性。
  青年之所谓之青年,乃因有青春为伴;青春之所以宝贵,乃因它和种种的希望如影随形。在有限的青春年华,若没有春日播下“一粒粟”,将难有“秋收万颗子”的盛景。青春时期读书,就是在人生最好的春天播种希望,一生都将受益。孟子有句话:“资之深,则取之左右逢其源。”广泛的基础知识、深厚的专业知识,才是我们见解深刻的基石、思虑周密的源泉和事业成功的关键。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”,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能够认识到坚持读书的重要性,并付诸行动。因为知识的力量无穷无尽,这力量足以让我们撬动地球,改写生命。